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学研究 >
教学研究

“绿色高效幸福”课堂的支点在哪里?

发布时间:2015-05-07 09:00:44   来源:

 

“绿色高效幸福”课堂的支点在哪里?

——听赵桂霞校长的报告有感

  

                         北海中学  卢跃进

 

2015年春天,以“教学案”为抓手课堂改革大幕在我校轰轰烈烈展开,王校长的口号是打造“绿色高效幸福”的课堂。我一直在想,这场课堂改革的“支点”在哪里?因为我向来信奉阿基米德的名言“假如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整个地球”。只有真正找到了最合适的“支点”,它才可以“撬动”课堂,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苦苦寻找了两个月未果的问题,却意外地在425日高级中学的“被动”听课中找到了答案,原来课堂改革的支点就是“问题”。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课堂改革说白了就是一场针对“问题”的战役。

主讲这场报告的是山东省潍坊广文中学赵桂霞校长,报告的主题是《建设一所新学校》。她从教育定位的心智模式说开去,在“战略设计、行动研究、发现课程”三方面作了深入剖析和形象论述。印象最深的是她对“教育为了什么?”的回答:“学生喜欢,自动自发;教师幸福,释放能量;家长满意,支持改革;社会认可,借力资源。”这不正是我校课堂改革的目标吗?推行“教学案”不给学生订教辅资料,实现课堂“绿色”,学生能不喜欢吗?推行“教学案”,实现学生人尽其“才”,课堂“高效”,教师能不幸福吗?至于说家长满意、社会认可,便水道渠成“副产品”了。

广文中学借力改革“建设一所新学校”,构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特色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唤醒教师真正进行“适才教育”, 培养具有“大家风范、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国际视野”的学生。这些理念与思路,与我校借力高级中学“创设最适合的教育”开展的以“教学案”为抓手的一系列课堂改革的观点是如此一致:我校“教学案”主战场是“学科课程”,离不开社团组织“活动课堂”和“特色课程”支撑。只有抓好社团活动,才能助力“学科课程”。

“支点”已经找到,目标已经明确,思路已经明晰。如何使“支点”更加准确地定位,使我们的这场改革更加省时、省力?如何“问题”的研究更加符合客观规律,使我校的课堂改革事倍功半?我们应向潍坊广文中学学习什么吗?我想应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实施“借力”。

一、       培养“发现”的慧眼

艺术大师罗丹有句名言:“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从赵校长有关学校“课程开发”的讲述,我们不难看出广文中学的教师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尤其是赵校长,发现更给力,洞察更敏锐。从教师随手拍摄新生报到的照片,发现了学生的“恐惧”和“不安”,分析出“从小学到初中,对十二三岁的孩子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开启了“一见钟情”的“入校课程”;从教学楼巡视中发现被初三学生砸坏的课桌,发现学生“离校”原来还会如此尴尬事件发生,开启了“永不离校”的“离校课程”。还有“进阶课程”、“引桥课程”……都是在“发现”中开启。

二、开启“反思”的智慧

“反思,进步的不竭动力”。关注学生的生态,练就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这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开启“反思”的智慧。“入学”适应期、“离校”综合症、破环公物、乱扔垃圾……这些都是“习空见惯”的现象,在赵校长发现后却有了深深地“反思”。因为在她眼里,学生是服务对象,学生有“坏”是我们的服务“缺位”的表现,唯有开发适合学生的产品——课程,更能更好地服务学生。长此以往,“反思”成了工作习惯,也就成了校本课程开发源泉,学校成长的不竭动力。

三、练就“调研”的真功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赵校长信奉这句话,凡事必做一番调查研究。通过对初一、初二、初三三个年级学生上学期和下学期期末考试成绩的数据对比分析,敏锐发现从初一到初三,学生之间的差距在逐渐拉大。一二类学生总分初一的91分之差扩大到初三的117分,二三类学生从初一的130分扩大到197分(前27%为一类,中间46%为二类,后27%为三类)。通过一番调查、座谈,她逐步摸清了其中的规:每个年级都会有很多学习障碍点,如果无法及时解决,必然会影响到了下一阶段的学习,因此她引导教师们工启了“难点引桥课程”、“发展引桥课程”等特色课程,成功地破解了这一难题,缩小了学生间的差距,成绩整体得到提升。

四、提升“行动”的策略

 “行动,只有行动,才能决定价值” 约翰·菲希特的名言正是赵校长的真实写照。 学生的学习为什么会出现分化?学生的学习难点形成的原因有哪些?……因为对问题的敏感,在许许多多学校里早已成为“常态”的一些现象,到了她的眼里就成了“不正常”现象,就成了应该破解的难题。唯一的做法就是行动。“行动,就有破解问题的可能;不行动,就永远没有可能”,正是这句话引领她和她的团队,在行动中破解一个又一个难题,走向一个又一个成功,推动着学校教育趋近科学。

发现,反思,调研、行动……所有这些步骤,不正是课题研究中经常采用的“行动研究法”吗?赵校长把它应用日常的教学与管理工作,竟然有如此大的成效。为什么不能成为我们课改的“支点”。应有它,足也许会改变们教育的底色,带领学校阔步前行!


上一篇:找回最合脚的“鞋子”
下一篇:巧用插图教学 精彩生物课堂

济源微信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