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博览 >
媒体博览

城乡孩子乐享一片蓝天

发布时间:2013-10-23 11:50:29   来源:

 

城乡孩子乐享一片蓝天

——河南省济源市推进教育均衡发展采访纪行

李见新 刘栋军 贺欣欣

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走进市县新闻特别行动•河南济源

 

城乡孩子乐享一片蓝天

——河南省济源市推进教育均衡发展采访纪行  

“孩子在这里上学,也能和城里孩子一样上音乐课、英语课,真是太幸福了!”谈起孩子上学的事儿,河南省济源市山区大峪镇第五小学学生刘志伟的妈妈高兴地对记者说。

 济源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是“愚公故里”、“济水之源”。近年来,该市坚持以城乡一体化统揽城乡教育发展,均衡配置教育资源,重建设、强师资、共发展,让城乡孩子共享一片教育蓝天。

重建设:城乡学校一个样

大峪镇第三初中位于济源市西部山区,是一所寄宿制学校。2012年以来,济源市先后投资130万元对该校综合楼进行重建,并对学生餐厅进行改造。

“我们学校的餐厅就像酒店一样,宽敞又整洁,每餐都有好几样饭菜,比妈妈做的饭菜还好吃。”在大峪三中学生餐厅,正在吃饭的二年级学生胡冰艳说。

大峪三中的食堂是济源市学校标准化建设的一个缩影。作为济源市学校标准化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2012年,该市全面启动“中小学食堂等级量化工程”,工程涉及50所学校,总投资1500万元。工程实施后,新建、改建学校食堂41个,受益学生近3万人,全市32所学校达到河南省一级食堂标准。2013年,济源市将再投资1000余万元用于“中小学食堂等级量化工程”。

新的投入机制是济源市政府2010年出台的一项新举措:各镇(街道办事处)要结合本地实际,对幼儿园、小学、初中建设加大投入,实行市镇两级财政分担机制,即在镇提供用地的前提下,一般预算收入在6000万元以上的,市镇两级财政按37分担;一般预算收入在3000万元以上不足6000万元的,市镇两级财政按46分担;一般预算收入不足3000万元的,市镇两级财政按55分担。

市镇教育投入分担机制是济源市教育投入的创新之举。承留镇实验小学即是2012年在新的投入机制下建成投用的现代化小学,其中镇政府投入1500万元。据统计,2012年,济源市各镇级政府教育投入累计达到6409万元,占镇级一般预算收入的6.13%

在标准化学校建设过程中,济源市统筹公共财政、镇级财政、招商引资、社会融资等财政资源,用23年时间,率先在河南省基本实现学校布局合理、仪器设备及图书资源充足、教育信息化设施完善等基本达标。

今年以来,济源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统筹城乡教育布局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等多个文件,全力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济源市委书记何雄告诉记者:“教育资源整合、寄宿制学校建设、配套设施完善、中小学食堂等级量化工程、薄弱学校改造等都是济源市加大教育财政投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措施,市委、市政府采取重点推进战略,突出优质教育资源建设,教育发展的均衡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2011年,全市公共财政教育投入7.6亿元,增幅17%2012年,公共财政教育投入9.6亿元,增幅26.3%。教育大投入让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增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济源市市长王宇燕说。

强师资:城乡教师一个样

为全面提升教育发展内涵,2008年,济源市启动实施了“名教师、名校长、名学校”创建工程,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通过“三招”,全面提高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的素质。

第一招:走出去,开展高端培训。据济源市教育局副局长李伯勇介绍,2012年,该市先后选派200余名教育干部和中小学校长赴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接受高端培训;赴山东莱芜、安徽芜湖和铜陵、湖北鄂州等地考察学习。“高端培训后,我把学习心得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王屋镇一中校长翟国喜告诉记者。

济源市还通过“国培”、“省培”、“市培”计划等专业素养培训,通过“有效教学”展示赛、名师“个性课堂”观摩、“名师送教下乡”等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素质。济源市共有教师7000余名,近3年,全市每年都要组织8000余人次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覆盖率超过100%

第二招:请进来,举办教育大讲堂。近年来,济源市举办了“教育百家讲堂”,先后邀请50余位教育名家到济源讲学,大大开阔了教师的视野,有效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高。

2009年,我上了一节公开课。大家评价我的课:像一个‘土匪’,东打一枪,西放一炮,搞得学生晕头转向!而现在,在全市1300余名语文教师面前,我与特级教师余映潮同课异构,获得了余老师的肯定。”济渎路学校教师张小娟自豪地说。

第三招:以课题研究推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济源市建立了以教师个人课题为主体的研究体系,与专业阅读、校本研修、名师工程相结合,组建教师成长共同体,力推教师专业成长。“目前,全市已初步形成了‘校校有课题,人人搞研究’的可喜局面。通过课题带动,有力提升了广大教师的素质。”济源市教科所所长孔礼战说。

克井镇原昌小学是一所农村小学。近年来,该校积极开展教师专业阅读写作和教学反思活动,在“济源研修茶座”上发表博文近1000篇。打开“研修茶座”,记者在首页上看到,“茶座”设有精华文章、课件、博客等栏目。“目前,全市共有6700余名教师建立了教学博客,累计发表博文30余万篇,评论文章67万余次,在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上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负责管理“研修茶座”的教师张效锋说。

共发展:城乡教育一个样

“孩子们觉得自己和城区西关小学的孩子一样了,因为张小立、黄清和李小高3位老师把城里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带到我们学校。”大峪镇第二小学校长黄国军说。

大峪二小位于济源小浪底大坝附近的山沟里,是一所山区薄弱学校。而张小立、黄清和李小高则是城区西关小学的教师。按照全市城乡教师轮岗交流的要求,3位教师带着先进教学经验和理念来到大峪二小支教。

“我校先后多次派出副校长和优秀教师到大峪二小支教,进行为期一年的蹲点实践,把好的做法完整地输送给大峪二小,特别是在新教育理念方面,我校的一些自创校本课程已在大峪二小生根发芽,如今,我们两所学校都成了济源市的课改示范校。”西关小学校长张化芬说。

为农村学校提供优秀教师支援,是城乡学校互动发展的一个实招。济源市教育局局长于琳告诉记者:“2009年以来,济源市开始实行城乡教师轮岗交流制度。截至目前,全市轮岗交流的教师已接近1000人次,在教育教学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推动和提升作用。”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对山区和平原薄弱学校师资配置实行倾斜政策是济源市的一贯做法。该市建立了教师补充机制,每年都要按照国家规定招收近200名特岗教师,全部分配到平原及山区薄弱学校,为山区学校师资输送新鲜血液。此外,近年来,济源市在提高原有教职工编制比例的基础上,增加了5%的机动编制,主要用于解决山区和平原薄弱学校教师脱产培训、病假等岗位的空缺调剂。

农村及薄弱学校的内涵发展,也是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必须关注的问题。济源市围绕学校德育、课堂教学改革、课程开发、校本教研和活力校园五方面内容,通过开展“规范化学校”、“课改示范校”和“优秀教研组”创建活动,采取“订单式”、“菜单式”服务,“蹲点式”包校,“下水式”投入课堂,全面提升学校内涵发展水平。目前,全市农村学校规范化达标率达到80%以上。

“过去租房到城里陪孩子读书,现在孩子在家门口就能接受优秀教师的教育了……”王屋镇一中八年级学生侯丁奕的父亲告诉记者。

     —————————改革者说—————————

 

城乡一体 均衡发展

济源市市委书记 何雄

作为河南省最年轻的省辖市和城乡一体化试点市,近年来,济源市坚持用“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的理念统筹推进城乡教育事业发展,走出了一条富有济源特色的重教兴教之路。

 实现城乡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均衡配置,是济源教育发展理念的核心。围绕这一发展理念,我们对城乡中小学校进行了一体化布局,加快推进高中向市区(组团)集中,初中向市区(镇区)集中,小学向中心村(社区)集中,真正把教育事业发展与加快农村人口转移集聚、实现人的城镇化紧密结合起来,让进城、进社区的农民子女像城里孩子一样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对城乡教育资源实施一体化配套,认真落实教育经费法定增长要求,明确市、镇两级教育投入责任,强力实施教育资源整合、寄宿制学校建设、食堂等级量化工程、薄弱学校改造工程,持续改善城乡办学条件。同时,实施城乡学校对口支援一体化管理,扎实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入济”工程,积极开展城乡教师轮岗交流,为实现城乡教育事业均衡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原载于《中国教育报》20131023头版头条、教育部网站予以全文转发

 


上一篇:人民日报:当前广大党员干部作风主流是好的
下一篇:海南从明年起实施新任中小学校长持证上岗制度

济源微信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