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灵港湾 > 家长学校 >
家长学校

父母对亲子教育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1-11-18 14:16:01   来源:

 

父母对亲子教育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1-11-14 10:12:31   作者:兰立国   来源:清大世纪教育研究院

 

作为清大世纪的家庭教育专家,我经常参加各校区及学习吧加盟商组织开展的家长培训活动,期间接触了很多前来咨询亲子教育问题的家长。综合他们反映的大量实例得出,孩子问题大多是表面现象,根本原因是家长的教育观念和孩子的成长环境,其中夫妻关系的好坏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摘取其中两个案例进行分析,以供家长们参考。

 

案例一:

我家孩子今年12岁,正在读小学六年级。我与孩子父亲都是公务员,两年前我们因感情不和离婚。他爸爸是个对家庭不负责任的人,在外有外遇。我们平常工作都很忙、压力较大,教育孩子的时间比较少。有时遇到孩子问题,处理方式比较简单、粗暴。孩子现在经常会逃学,问他为什么,他说就是觉得学校老师和同学不好。这个学校是我托关系进去的,老师知道我和他爸的事情后,总是对孩子另眼相看,孩子也总是在学校惹事。希望兰老师能够帮助我。

 

现实生活中,单亲家庭的孩子问题较多,这并不完全是离婚的结果,而是取决于父母的教育态度及处理问题的方式。如,这位妈妈在咨询过程中一直抱怨丈夫的不负责任导致了离婚。从心理学分析,母亲虽然在形式上离婚了,但心理上仍然没有分离,抱怨和恨也代表她对丈夫的依恋,但这种怨恨会对孩子产生消极影响。离婚后如果双方能彼此宽容、原谅,在孩子面前维持一种亲情,对于孩子是非常有利的。

孩子对师生关系的处理方式很大程度上复制了父母的处事方式,孩子对父母有一种很强的模仿能力,在心理学上称为“镜刻印象”,即孩子会将父母处理问题的方式,深深的印刻在脑海中,当自己处理问题时提取这些信息资料作为依据。即使长大后,接触了更好的老师、朋友、知己,自己明知道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是错的,还是会采取同样的方式,就像粘附在孩子思想上的垃圾,牢固性很强,很难剔除。

单亲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也并非完全不利,比如:单亲家庭对于孩子的教育更具有一致性,母亲能更好的贯彻自己的教育思想,不会受到旁人干扰,对孩子的关爱会更多。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孩子与周围人形成依恋关系,使其产生自我认同感。

上面这位妈妈要想解决孩子问题,我建议她首先从离婚的阴影中走出来,处理好与前夫的关系,然后与孩子进行真诚的交流与沟通,让他明白离婚是为了双方能够生活得快乐和幸福,以此弥合与孩子的关系,重新建立信任。此外,最好与学校老师进行沟通,使其理解其中的原委,正常对待自己的孩子。沟通过程中需要注意:

1)不能对孩子说“你的问题是由于父母没有处理好造成的”,这样会使孩子为自己犯错误的借口,一旦有了借口,人是很难改变、约束自己的。

2)谈话过程中也不要强化孩子的不良行为,不要立即设计改正孩子行为的问题。

 如果妈妈带孩子再婚的话,要及时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因为12岁的孩子本身已经有了思想,不容易接纳继父和新家庭,这时要能给孩子一个过渡时期,否则会给孩子造成心理伤害。

 

案例二:

我家孩子8岁,男孩,爱哭,遇到事情还爱发脾气,胆小怕事,做什么事情总是希望我能陪着,没有男孩子的样子。我经常对他说男人要勇敢坚强之类的话,但是不怎么管用。

 

通过与这位家长进行交流得知,孩子的父亲在深圳工作,每半年才回家一次,而且母亲的工作、收入、社会地位均属于良好,性格比较强势。

8岁的孩子正处心理分离期,对外面的世界有浓厚的兴趣,喜欢在学校与同学一起玩,同时也伴随着与母亲分离的焦虑,发脾气意味着对母亲关系的控制。家长要能理解孩子的这种心理,帮助孩子过渡。此时,父亲的介入是非常必要的,可以通过与孩子爬山、打球、游戏等男人间的互动活动,让孩子感染到男人的气质。孩子的爸爸长期工作在外地,使孩子失去了这种学习的机会,如果不能改善的话,妈妈可以和孩子一起融入到大家庭中,爷爷、叔叔、舅舅的男人角色也会给孩子以模仿对象。

此外,母亲的强势性格也是造成孩子胆小怕事的一个重要原因。通常,比较强势的家长培养出的孩子比较软弱,由于强势的家长容易用自己的标准衡量孩子的优劣,当孩子符合自己的标准时就认为是正确的,不符合自己的标准时就认为孩子有问题。在母亲的认知系统里认为男人的形象是这样、那样的,通过对比,认为自己的孩子没有男人气概,给孩子贴上软弱的标签。这会对孩子造成很大伤害,因为孩子很可能从心理上认同母亲的观点。

 

遇到这种情况,建议家长要在孩子面前示弱,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比如:(1)不要问过多的问题;(2)尝试让孩子自己选择;(3)当孩子问我们问题时不要过早的给予答案,而是寻找外部资源帮助孩子自己的解决等等的方式。

同时,这个案例中母亲与孩子的沟通方式也有问题,这是很多家长经常遇到的问题。一种结果和行为的产生取决于思想认识,也就是说:认知导致行为,行为导致结果。妈妈和孩子说:“不要哭,男人要勇敢坚强”,显然属于正确的废话,对于孩子没有任何意义。在这里我举个成功的例子:

一个家长教导他儿子坚强时,是这样做的:儿子,别人向爸爸推荐一个美国大片,叫《肖申克的救赎》,说是连续很多年奥斯卡排名第二,是男人必看的一部大片。我很想知道为什么,儿子你能和我一起看看为什么是男人必看的一部影片吗?”

看影片孩子很高兴,也很投入,当我们请孩子帮忙时孩子会很高兴的与我们互动。影片讲述的是:主人翁被人冤枉入狱,最终凭借勇敢、坚强重获自由、财富的故事。当看完影片后,爸爸和孩子共同探讨了主人公肖申克的勇敢、坚强、爱心、讲义气等优秀品质,以此树立了孩子心中男人的形象。后来孩子写了一篇作文《从此不再掉眼泪》,说的就是一起看电影的事。

这个例子充分显示了爸爸教育孩子的智慧,通过电影改变了孩子的认知,达到了教育的效果。而我们平常很多家长对孩子讲道理、批评、指责、讽刺,这不是教育,是教训。我们教导孩子,孩子不会达到我们设定的标准;我们教训孩子,孩子会逆反。孩子的生命是圆润俱足的,父母在“知性”“智性”层面是孩子的老师,而在“慧性”层面孩子其实是父母的老师,家长知道的是道理,而孩子知道的是真理。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并不是孩子需要的,而是父母通过教育孩子来缓解自己内心的焦虑。父母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是陪伴孩子成长,和孩子的能量共振。

 


上一篇:"爬行妈妈"把养女送进大学 再苦也要让孩子读书
下一篇:别让孩子成了“心理孤儿”

济源微信营销